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养生之道 >

冬至后饮食注意“三多三少”

时间:2020-01-02 00:00
    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 冬至之后,气温会进一步下降,体弱的老人和小孩容易受到寒气的入侵。所以,冬季做好保养,应对寒冷,保持人体正常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。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加衣服,避免严寒刺激,特别是要做好头部和脚部的保暖。     饮食方面     冬季不宜吃过于肥腻或辛辣刺激的食物,饮食应以“三多三少”为原则,即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多;糖类、脂肪、盐少。辛辣容易导致内热积聚;肥甘厚味容易导致饮食不化,聚湿生痰。冬季适合进补,但要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选择适宜食品,适合温补者可以多吃羊肉、牛肉、鲫鱼等;适合平补者可以选择莲子、赤豆、大枣、银耳等。     冬至以后可以多吃点黑芝麻。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。中医认为,黑色入肾。因此,黑芝麻非常有利于肾脏健康。黑芝麻中含有大量的铁和维生素E,是预防贫血,延缓衰老的重要物质。黑芝麻中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,非常有利于血管的健康。     黑芝麻在乌发方面的功效也是有口皆碑的。因为黑芝麻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,对于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、脱发、皮糙、发枯、便秘等都有非常好作用。     冬至以后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坚果。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,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,但是寒冷的冬天吃坚果,则是“雪中送炭”了。此外,绝大部分的坚果都有温补肾阳的作用,对提高肾脏动力非常有效。因此,冬至以后适量食用坚果,是养生的好窍门。     冬至以后适当吃点羊肉。羊肉是一种温补的肉类,它与猪肉的中性和牛肉的性热不同,它比较温和,既可以收到升阳的效果,也不会导致上火,非常适合在冬天食用。在炖羊肉时可以加入一些板栗。板栗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还含有大量的脂肪酶,御寒的作用非常好。在冬季里多吃一些板栗,可以增加身体所需的热量,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。     冬至养生——防病     防冻疮——搓手按脚冻疮多发于严寒季节,一般在气温5℃以下时发生,若能未雨绸缪,积极采取措施,可以有效减轻或防止冻疮发生。     预防冻疮首先是要进行耐寒锻炼,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: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和洗手、经常搓手、按摩脚、耳等部位,促进这些器官血液循环,是预防冻疮的好办法;还应坚持适当的锻炼,进一步增强体质,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。     呼吸道疾病——注意通风     冬至日四招对抗呼吸道疾病:注意居室通风,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。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。加强锻炼、增强体质。注意自我防护,尽量少去“高危场所”。     起居养生方面     冬至之后即是“数九”寒天,中医认为,此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,由动转静,作息方面应当遵循自然规律,早睡晚起;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外,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。     勤搓手防感冒:在寒冷的冬至时节,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。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,如劳宫、鱼际、合谷等。通过揉搓手掌、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,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;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,可疏通经络,增强呼吸系统功能,预防感冒。搓手时宜双手抱拳,双手从虎口接合,两手捏紧,再移动双手转动,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。搓手时间可长可短,贵在每天坚持。     暖双足防体寒:俗话说“寒从脚下起”,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。脚部一旦受寒,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,引起感冒、腹痛、腰腿痛、妇女痛经等病症,故寒冷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。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,平时还要多活动双脚,并应养成泡脚的习惯。晚上睡觉前,用热水烫一烫脚,既能御寒,又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增加脚的营养供给,保持皮肤柔软,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。     运动方面,应坚持静多于动,保持心态平和,不劳形体,不扰心神,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,增加一些室内活动,如养花、养鱼、书法、绘画等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