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养生之道 >

佝偻病症状

时间:2020-12-31 00:01
  

文章目录

一、佝偻病症状
1. 佝偻病的体征
2. 佝偻病的表现
3.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
二、 佝偻病的危害
三、 佝偻病的病因

佝偻病症状

1、佝偻病的体征

1.1、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3~6个月婴儿,以枕骨或顶骨为明显,手指压迫时颅骨凹陷,去掉压力即恢复原状(如乒乓球感觉);6个月后颅骨增长速度减慢,表现为骨膜下骨样组织增生,额骨、顶骨隆起成方颅、严重时尚可呈十字颅、鞍状颅。此外尚有前囟迟闭,出牙迟,齿质不坚,排列不整齐。

1.2、胸部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钝圆形隆起称“肋串珠”,以第7~10肋为显着;肋骨软化,受膈肌牵拉,其附着处的肋骨内陷形成横沟(称为赫氏沟);严重佝偻病胸骨前突形成鸡胸;胸骨剑突部内陷形成漏斗胸,由于胸部畸形影响肺扩张及肺循环,容易合并重症肺炎或肺不张。以上畸形多见于6个月~1岁婴儿。

1.3、脊柱及四肢可向前后或侧向弯曲。四肢长骨干骺端肥大,腕及踝部膨大似“手镯”“脚镯”,常见于7~8个月,1岁后小儿开始行走,下肢长骨因负重弯曲呈“O”形或“X”形腿。“O”形腿凡两足靠拢时两膝关节距离在3cm以下为轻度,3cm以上为重度。“X”形腿两膝靠拢时两踝关节距离及轻、重判定标准同“O”形腿。

2、 佝偻病的表现

2.1、佝偻病常常发生在2-3岁的儿童身上,初期发病通常为3个月左右的宝宝。患上佝偻病后,患儿的症状以精神症表现为主,早期症状有多汗和爱哭、睡眠不沉及烦躁,头部多汗会使得头皮发痒,因此患儿会经常摇头摩擦枕头,导致头枕秃发。

2.2、以上症状表现只提示孩子可能是患上了佝偻病,家长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,主要进行血生化检查及尿钙测定。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,但也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而致。病情进一步恶化的话,患儿的肌肉也会变得松弛无力,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,肠胀气,腹部膨隆。患儿最明显的变化是骨骼病变症状。

3、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

3.1、早期多见6个月以内,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宝宝,此期并没有什么骨骼方面的病变,主要以夜惊、枕秃、烦躁易怒、汗水刺激头皮而摇头等神经精神异常兴奋的表现为主。

3.2、如果早期不及时治疗,病情将会逐渐加重,开始出现一些典型的骨骼病变。6个月以内的宝宝主要是以颅骨的改变为主,前囟软,颅骨薄,摁上去就像是在压乒乓球一样。

3.3、当六个月以后,颅骨软化的情况消失不见,但前囟大,闭合时间较之正常孩子有所延迟,额骨和顶骨有骨样组织堆积。

3.4、七八个月大的宝宝,额骨和顶骨变得越来越厚,从上往下看就像一个方盒子一样,头围也超出了该年龄的正常值。肋骨的骨骺端膨大像串珠一样突起,最明显的就是第7至10肋。手腕和脚踝处也像戴着镯子一样有圆环状的突起。

3.5、一岁的宝宝开始出现鸡胸或漏斗胸、O型腿或X型腿。此后会因为韧带松弛,无法正常坐与站,出现脊柱畸形。

佝偻病的危害

1、佝偻病患儿易出现多汗、夜惊、夜啼、易激惹等症状。佝偻并患儿在学走路的前后,会由于骨质软化与躯体的重力所致,可现“O”形腿、“X”形腿,可影响患儿的生理功能和运动功能,给其今后的成长带来不必要的烦恼。

2、佝偻病会导致患儿的骨骼发生一定的变化,比如头部早期可见囟门增大或闭锁月龄延迟,出牙晚,严重的患儿还可能出现乒乓球颅的颅骨软化;7、8个月大的患儿还可能出现方颅;胸部可出现肋软骨区膨大,以5~8肋软骨部位为主,呈圆而大的球状形时称为“串珠”,使胸廓发生改变,称为鸡胸、漏斗胸。

3、血生化,钙降低磷增高,碱性磷酸酶增高,钙氯正常,钠降低,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非蛋白氮增高。

佝偻病的病因

1、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

研究指出虽然母亲孕后期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,对于足月儿血循环中25-OH-D3的影响很小,但是与孕期规律补充的母亲相比,孕期未补充母亲的新生儿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,因此早产、双胎更易于贮存不足。

2、日照不足

皮肤内7-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-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3,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,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;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,大气污染如烟雾、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;冬季日照短、紫外线较弱,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。

3、生长过速

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,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,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。生长迟缓的婴儿发生佝压病者较少。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内容